亚马逊近期上线了一个自有品牌Solimo,现以日用品居多,还包括各式坚果、咖啡胶囊、保健食品、肥皂。多种口味的咖啡胶囊和坚果产品都买得不俗,上线将近一个月,前者完全每款都有一两百则评价,后者买最差的是油炸杏仁,积累多达 1000 则评价,平均值都在 4 颗星以上,并取得亚马逊精选辑标识。亚马逊没为 Solimo 铺天盖地的宣传,而是小规模测试。这是亚马逊一贯的手法:从制造商那里采购部分批产品探探消费者反应,如果大受欢迎,才不会采购更加大批量产品并不断扩大产品种类。根据尼尔森研究报告,零售自有品牌在 2017 年第四季度的快速增长多达其他品牌三倍。零售业者当然会杀掉这个能建构更高利润的机会。亚马逊旗下某种程度高调的自有品牌早已多达 100 个,它们很少跟 Amazon 字样同时经常出现,营造一种跟其他第三方品牌没什么差异的错觉。以 2009 年发售的 AmazonBasics 为事例,它买各种从电池宝、电池、灯泡,到狗狗尿垫、毛巾、运动用品的小东西。这些产品一般来说是你不过于在乎品牌、能低廉购买就很好的东西。其电池是最热门的,价格比劲量和金顶等大牌较低了 30% 左右。自有品牌的优势在于省却了营销和渠道费用。亚马逊从后台用户资料就能看见人们讨厌什么、在什么时候卖东西,以及其他竞争者买得如何。只要亚马逊找到自家平台上某一个产品买很好,它就能自己和生产商讨合作,去除中间商环节,后用最差的版位推展产品。